2025西安排名前三的民办卫生学校有: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西安生物医药技术专修学院、陕西中医学院。
一、2025西安排名前三的民办卫生学校一览表
排名 | 卫生学校名称 | 卫生学校性质 | 学校地址 |
1 | 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民办 | 陕西省西安市户县 |
2 | 西安生物医药技术专修学院 | 民办 |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鱼化工业园北岳路1号 |
3 | 陕西中医学院 | 民办 | 陕西省西安市 |
注:以上民办卫生学校排名是邦博尔卫校网根据网友在本网的关注度进行排名,仅供参考
二、2025西安排名前三的民办卫生学校简介
1、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陕西省教育厅主管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位于西安市秦渡镇,占地780余亩,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16391人,专任教师562人,其中“双师型”教师267人,占专任教师47.51%,高级及以上职称139人,占专任教师24.73%。校外兼职教师376人。 学校设有临床医学系、口腔医学系、药学系、护理系、医学技术系、成教院、基础医学部、思想政治教研部、公共教学部等五系一院三部。开设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等专业。 目前,学校有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两种教育类别。 学校秉承“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紧扣国内外市场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狠抓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培养人文素养知识宽厚,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技术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卫生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紧缺人才培训基地”。 学校先后评为“2011年度示范院校”、“国家职业技能先进单位”、“西安市2012年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 2014年1月6日,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被全国主流媒体教育联盟和《华商报》评为2013年“年度公信力品牌”和“最具就业竞争力院校”。董事长李健唐也被评为“年度教育管理创新人物”等。
学校环境优美,多功能教学大楼、实训楼、公寓楼、大型餐厅、附属医院、塑胶操场、人工湖、小树林等交相辉映。学校图书馆各类藏书82.8万册。 学校实训、实验、实习中心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各类医学专业实验室134个,仪器设备总值约5500万元,各类仪器设备4000余台。 西安医专附属医院一期建设已完成。附属医院位于校园西侧,占地300余亩。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服务为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设置床位1200张,包括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等17个科室。
为了促进学生充分就业,学校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全程负责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就业安置、就业跟踪等服务工作。积极寻求就业途径,努力拓宽就业渠道。积极拓展国外就业市场,开展“校企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 学校扎实的学生就业服务和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使每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为全国各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企事业单位输送了2万余名素质高、技术好、业务精的医药卫生人才,获得了家长、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良好的的就业促进了学校的招生工作。在生源减少的情况下,我校的招生却出现了爆满的良好局面。
在大学生资助工作方面,学校建立了大学生贷款、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农村困难学生免学费补助、临时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学费减免、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助学、大学生医保等多位一体的、较为完善的帮困助学体系,确保每一位贫困学生都能得到必要的资助,顺利完成学业。
2、西安生物医药技术专修学院
西安生物医药技术专修学院是由西安市教育局管理的一所全日制健康相关专业学院。自2003年创办以来,学院坚持以开办生物医药技术为特色,以培养健康产业实用人才为定位,以实行校企合作直通就业为模式,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生物与健康产业实用人才培养基地之一。作为荣获“改革开放三十年·陕西职业教育成就奖”的特色职业院校,被国家教育部调研组誉为“校企合作的先锋”。
学院位于教育名城西安市沣东新城,地处雁塔区鱼化工业园内,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毗邻,人文荟萃、科教先进、产业兴旺、交通发达。学院环境优美,教育教学、实验实训、运动健身、生活服务设施配套齐全。
21世纪生物科技蓬勃发展,人类健康产业潜力巨大。本院开办的所有特色专业均以当代生物科技与人类健康产业发展需要为目标,经过九年的办学探索逐步形成了一批特色明显的健康产业实用专业:如生物制药工程、医疗器械工程、医学生物技术、口腔修复工艺、高等护理、脊椎康复、有害生物防制、眼视光等二十多个特色专业。
学校在13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渐逐渐积累了自己的办学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四个一、五个好”。所谓“四个一”指的是一个弘扬(弘扬中华传统)、一个特色(开办生物医药技术教育)、一个定位(培养健康产业实用人才)、一个模式(校企结合、直通就业);“五个好”指的是看好健康产业、办好特色专业、练好学生素质、抓好校企合作、做好实习就业。
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学院专门提出了“启之以爱、化之以文、齐之以武”的素质养成教育理念。就业方面,学院实行“校企合作、直通就业”的办学模式,按照“一年通识教育学做人,一年专业教育学技术,一年顶岗实习去实践”的1+1+1三段式学制,为每届学生都安排为期一年的职业实践。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进入企业,在实践中历练职业道德,真正掌握职业技术,从而实现顺利就业和稳定就业。目前与我院建立多种类型校企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已达300多家。历届毕业生除服务西安高新区及本省生物医药企业外,还广泛就业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度发达地区。学院鲜明的专业特色、准确的教育定位、务实的办学模式和可靠的就业保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2010年我院被全国高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确定为“全国健康产业培训基地”。
学院的迅速发展得到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与关怀支持。2005年荣获西安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及陕西省红十字会爱心学校称号;2007年西安市教育局授予学院“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学院荣获“改革开放三十年·陕西职业教育成就奖”。2012年荣获“中国优质特色院校”荣誉称号,2013年荣获"深受学生和家长信赖的学校"和“陕西最具品牌影响力职业学院”。2014年,荣获全国主流媒体联盟评选的“最具就业竞争力院校”奖。近年来各级领导多次莅临学院视察与指导工作,高度评价学院的专业特色与办学模式,全国人大常委白克明率领全国人大教科文卫调研组莅临学院考察职业教育;国家督学湛东亮率教育部调研组考察校企合作。
3、陕西中医学院
学校总占地面积796675.3 m2,有南(新校区)、北两个校区。现有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下设中医系、中西医临床医学系)、第二临床医学院(下设临床医学系)、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针灸推拿系、护理系、医学技术系、公共卫生系、人文科学系、英语系、体育部、社会科学部等13个教学院(系、部);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1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另有陕西中医学院制药厂和陕西医史博物馆。
学校现有教职工2501人(含两所直属附属医院),有专任教师739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426人;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19名、兼职博士生导师15名、博士后导师2名;分别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北京、广州、成都、上海、黑龙江等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学校拥有张学文、郭诚杰2位“国医大师”,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9人,有国家级、省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老师43人,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省“三五”人才17人,陕西省名老中医、名中医32人次,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形成了一支敬业精神强、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学校开设21个本科专业,基本形成了以中医药为核心,医、理、工、文、管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学校自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拥有中医学等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层次,全日制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截至2013年12月,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近12000人(含留学生5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922人,本科生10360人。 学校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精品课程及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共18门,近五年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一等奖2项。 近六十年来,学校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北、辐射全国,为国家培育了6万余名德才兼备的优秀中医药人才。他们有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光辉榜样,有些已成为德高望重的国家名老中医,有些已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有些已成为卫生事业的高级管理人才,有些已成为优秀的医药企业家。广大校友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杰出表现,是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体现。
学校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开放床位2700张,年门诊量120余万人次,年住院患者6万余人次,有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5个。两所医院特色突出,优势互补,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附属医院是国家“七五”期间确定的全国7所重点建设的中医医院之一,具有70多年历史,是一所中医特色突出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为西北地区首家中西医结合三级甲等医院,其妇产科、心血管内外科、眼科等专科特色鲜明、疗效显著,有较高的知名度,为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临床实践教学平台。